【活動花絮】9/12 《腸保健康:腸道菌的關鍵秘密》健康講座



作者:《科學人》

腸道是人體的第二個大腦,良好的腸道功能是身心健康的關鍵,現代人流行食用益生菌提升腸道功能,但市面上琳瑯滿目的益生菌產品,消費者又真正了解多少呢?

9月12日由財團法人永信李天德醫藥基金會主辦、《科學人》雜誌協辦,於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辦理「腸保健康:腸道菌的關鍵秘密健康講座」,財團法人永信李天德醫藥基金會以「促進醫藥相關學門之教育與研究」為基金會成立宗旨,長期以來辦理生技醫藥社會教育和公益活動,建立民眾醫藥常識以及提供用藥安全諮詢服務,為建構民眾「健康的身心靈」而努力。

本次講座邀請到兩位重量級講者,臺灣大學生化科技學系名譽教授暨晨暉生技公司技術長潘子明及臺大醫院院長吳明賢,分享益生菌和腸道菌對於人體健康的重要性。

被遺忘的動態器官:腸道菌群

腸道微生物菌群組成影響我們生理活動的各個層面,不僅是消化健康,也影響了免疫系統、新陳代謝、情緒、心臟、肝臟和其他器官系統,因此腸道健康和人體整體健康、認知功能、運動表現皆有關。人體內的腸道菌總重可達1~2公斤,95%以上集中在腸道內,大小約只有人體細胞的50分之1,但是總數卻有100兆,是人體細胞數量的10倍以上。

身體最重要的一些功能都跟腸道菌息息相關,像是免疫功能、血管生成、神經信號、腸內分泌功能、骨密度、能量生源,甚至會影響病原體載量、代謝功能等,而腸道之所以會被稱為第二個大腦,來自於「腸腦軸」的緣故。

腸道菌主要的三大功能為免疫、代謝和腸腦軸。腸腦軸是大腦和腸道的溝通管道,腸道菌會透過腸腦軸在大腦交互作用上留下記號,影響情緒、行為、認知與感官能力。因此有一些腦的疾病在過去無法治療,像是自閉症,現在科學家開始朝腸道菌方向進行治療研究,「腦病腸治」成為一種流行模式。

益生菌定義以安全為最高原則

其中,益生菌被認為能有助於改變腸道菌叢,平衡腸道生態,在近十幾年來益生菌的研究發展非常迅速,市場上推出多元化的益生菌食品,像是養樂多、優酪乳、冰棒、奶粉等,非常親民且容易取得。

益生菌有80%以上是乳酸菌,還包括部分桿菌、部分酵母菌。「國際益生菌和益生元科學聯合會」提出了何謂益生菌的概念,凡是食品或製品當中的有益微生物,只有在進行分離培養鑑定及安全性評估及功能實驗後,如果符合益生菌概念才能稱為益生菌,強調益生菌菌株的定義和安全性評估的重要性。因此發酵食品中的微生物不能直接稱為益生菌,腸道中的有益菌、糞便移植物以及相關製品當中的細菌,也不能直接稱為益生菌,因為沒有明確的功能。

如何判斷益生菌產品良莠

「注意含有哪些菌株、菌種名以及菌株編號!」潘子明特別強調,民眾在識別產品使用的菌株時,一定要注意「菌株編號」。科學上利用「二名法」作為微生物的命名方法,即微生物的名字是由「屬名」加「種名」所組成,屬名像是人名的「姓」,種名像是人名的「名」,如同世界上同名同姓的人很多,因此屬名和種名相同的菌株不代表具有一樣的功能,菌株編號就像是人類的「身分證字號」,「屬名+種名+菌株編號」皆相同,才可確保購買的是具有相同功效的同一菌株產品。

另外,產品是否有研究團隊支持、每份劑量的菌數、是否添加具有互補功能的副原料,有無網站可以提供產品資訊等,皆能作為幫助消費者判別益生菌產品品質的項目。

益生菌非萬靈丹,正確食用保安康

民眾常提出「具有高定殖率(菌種在腸道的繁殖能力)的益生菌產品是不是比較好呢?」的疑問,潘子明回答,依現代人幾乎每天服用益生菌產品的頻率,以及益生菌產生的代謝物也會產生功效,所以不一定要追求高定殖率,而且多菌也不一定優於單菌,好的菌一株也就具有很好的功效。目前市面上大多數的益生菌來自於歐洲,但臺灣的菌株品質也很好,且更適應本土環境,從人體分離出的益生菌相較於體外分離的菌種也更容易適應於體內。益生菌未來的應用重點將朝特定功能發展,像是增強免疫力、穩定情緒、運動健身、體重管理等,下一代益生菌的新星像是阿克曼氏菌,可以減重、抗發炎,將會是未來許多生技公司的發展目標。

益生菌能夠抑制潛在的病原菌、增強腸道屏障功能、抑制炎症及調節免疫反應、維持改善健康以及降低某些疾病風險,不過也並非所有人都能夠接受益生菌,像是某些人服用後會產氣、肚脹、便祕和口渴,不過這些副作用會在幾週內消失。富含益生菌的發酵食物往往含有胺,有些人吃後會出現頭痛,可更換益生菌的補充劑改善症狀,或是某些益生菌補充劑含有過敏原、乳糖、益生元纖維素,民眾選購時須注意產品標示避免過敏原。

吳明賢提醒具有免疫系統低下、靜脈插管、近期手術、急性胰臟炎或長期住院的特殊情況之下,不宜服用益生菌,益生菌是保健食品不是萬用藥,有任何疾病還是要尋求正規的醫療管道治療。

原文連結:〈腸保健康:腸道菌的關鍵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