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山保育 里山生活】

一、淺山生態的重要

什麼是淺山?生態學的定義是指在海拔800公尺以下的山區,而此類地區交通可及性高,往往也與人類的生活密不可分,人類會積極利用淺山環境及資源,但同時也很容易干擾淺山的生態系統。生活在淺山的生物,面臨著人類巨大的開發脅迫與傷害。

台灣淺山常見的生物非常多樣,由於台灣位處亞熱帶及部分熱帶,高溫且多雨,在淺山森林中行走隨處可見小喬木、灌木以及地面上有許多草本植物及樹苗。植群結構複雜的林相中,能創造出許多不同野生動物需要的生活環境及食物資源,所以環境繁複的空間中,野生動物的種類和數量也就越多。豐富的淺山生態棲位孕育了無數的小型無脊椎動物、兩生類、爬行動物以及令人驚嘆的各種鳥兒及哺乳動物。

但因為人們不瞭解淺山生態的重要性,往往只將它做為遊憩散步的場域而已,事實上,它是都市的肺,涵養珍貴水源更是許多都市衛星農園的重要基地、呼吸的空氣、必須的食物與飲水與淺山息息相關,讓人們認識淺山、保護我們珍貴的綠地已然刻不容緩。

無論淺山森林是多珍貴的資產,我們不可能完全將人類的生活屏蔽於自然之外,除了休憩散步之外,必然面臨開發與利用,於是我們下一個課題就是如何以降低干擾的方法、永續經營的態度合理地利用。

二、里山生活

里山(Satoyama)」是指住家、村落、耕地、池塘、溪流與山丘等混合地景。這種鑲嵌式的複合式農村生態系提供了居住及生活物資的生成,並且增加當地的生物多樣性、兼顧生態保育及永續經營的理念。

201010月召開的《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屆締約方大會(COP10)在會議的最後一天通過了里山倡議 (Satoyama Initiative)。宣示了「里山倡議」是一個能使生物多樣性和人類福祉雙贏的有效工具,值得全球深入瞭解與實踐。近幾年已在全球各地深化並實踐。里山地景在不同的地區有不同的版本和稱謂,它在菲律賓稱為muyong,在印尼和馬來西亞稱為 kebun,在韓國稱為 mauel,在西班牙稱為 dehesa,在法國則稱為 terroir。雖然這類的地景的實際組成會因各地特殊的氣候、地理、文化和社會經濟條件而有些許差異,然而就永續性而言,其重要性卻無分軒輊。

三、里山生活的特色是什麼?

這種多樣化的環境可提供村落所需的食物、水源以及生活所需,甚至產生經濟活動。因各地擁有不同的地貌及居民特性,各區域發展出獨特的在地文化,這樣的生活型態因居民的合裡使用而能維持永續性。人類活動改變地貌也可能提供更多元的棲地,增加淺山的生物多樣性,這些生物與人類的生活環環相扣,也因此,和諧共存是里山生活中重要的概念。

四、大甲鐵砧山的里山模式

鐵砧山與周邊的平原組合成里山環境,大安溪、大甲溪包圍著廣大沃土,有各種質量均佳的農作物,丘陵上有湧泉及豐富的植物相、更是候鳥南來北往的中繼站。擁有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與自然環境,人們在此安居數千年之久。